零跑汽车造车记一个跨界造车者的机遇与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www.znlvye.com/
(全景图片)经济观察报记者刘俊晶郭有信11月10日,来自安防领域的“跨界造车”者——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股份”,.SZ)及其主要创始人投资的零跑汽车首款量产车型零跑S01正式发布,宣告了这个品牌造车落地。此时,距离“零跑”品牌发布才过去了9个月时间,距离零跑成立才2年时间。这一研发速度远超于汽车行业平均4、5年的水平,毋庸置疑,零跑汽车正以“罕见”的速度快速进入汽车行业。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正是大华股份的联合创始人,这也是他的第二次创业,但相比于之前的创业经历,这一次更具挑战——因为这一次零跑汽车要做一个汽车行业的新兵,几乎从零开始造汽车,而汽车行业对资金、技术、人才、制造的高要求,都是一个新高度。“我们已经有两次从零起步做到规模最大的实践。”在面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时候,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兼常务副总裁朱江明表示,也正是如此,零跑汽车的品牌名定为“零跑”,零跑首次公开亮相的发布会主题也为“从零到一,零跑开始”。“从一无所知地进入这个产业,去市场上买个摄像头却连参数都提不出来,到如今一年为整个市场提供三千万个摄像机,大华用了15年。”朱江明说道。大华股份此前20年时间中已经有两次“创业”。第一次是年,当时大华股份创始团队开始创业,第一个产品是程控调度机。这种产品是厂矿企业、电力等经常用到的设备,大华从零切入该领域,到年时,已在市场上几乎快做到第一名。此后,大华股份开始转型,进入安防行业,做远程图像监控产品。当时,全球安防行业的产品还是博世、飞利浦、索尼、松下等德系与日系品牌的天下,其市场份额超过90%。年,大华将一部分数字机顶盒剥离出来卖给了摩托罗拉,还将部分产品的OEM(代工)也出售给了博世。大华的突围策略很简单,就是研发下一代产品实现“弯道超车”。“我们在年的时候第一个推出八路全实时的音视频录像机,就是来取代原来的磁带机,利用技术的转折点我们进入了安防行业,从录像机一路做到前端的摄像机,做全系列安防的产品。”朱江明说。15年之后的现在,安防行业中,中国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已达60-70%。而大华股份今年1-3季度已经做到亿元左右的规模,在行业内跻身全球第二。从年开始,大华股份以年平均40%左右的增速保持业绩增长,营收规模也从6.3亿元,一路飙升至年的.29亿元。“国产汽车品牌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汽车企业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朱江明说。安防+汽车=?尽管零跑的产品已经落地,但很多人的疑问是,一个安防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他怎么造车?又如何造出好车?在朱江明看来,大华造车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跨越”——大华股份已经在智慧交通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和数据积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因而朱江明认为零跑的基因中带有的是“IT基因”,这也是零跑汽车认为自己能够实现赶超的基本点。零跑汽车的逻辑是,目前汽车产品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大华股份可以将自身IT领域的管理经验及研发流程,将IT企业的速度、效率应用优势移植到汽车行业参与竞争。“这确实是一个风口,是一个技术转换的节点。因为你如果要做智能驾驶,一定是要用电动汽车,而不能用汽油车。但是将来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一定是方向,在5-10年内是一定可以看到的。”朱江明说。年,大华股份正式启动造车项目。该年9月,大华股份宣布设立浙江卓行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3%。同年12月30日,该公司最终定名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则已经扩大至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三月,零跑汽车业务范围已经涵盖电动汽车整车设计研发、智能驾驶、电机电控、电池系统开发,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车联网解决方案。不过,出于规避风险及其他方面的考虑,大华股份只是参股零跑项目,占比33%。但大华股份董事长、总裁傅利泉和大华股份常务副总裁朱江明分别占股32%和20%,这两位均是大华股份的主要股东。大华造车的资金也主要是来自于自己筹备。“我们感觉在这些新兴的造车群体里面,不超过5-10家是真正在投钱,真正在建非常庞大的研发团队、真正的投入,在搞这个事情,但不少企业实际上都是‘试试看’这种心态。“朱江明表示。据介绍,零跑汽车目前已经已具备独立研发三电系统的实力,并在ADAS系统应用诸多技术,如双目仿生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环视摄像等拥有技术领先。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车成为了少数拥有从产品设计、车身研发、底盘调校、汽车智能电子研发到生产制造能力的新能源车企之一,这是零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未来汽车中电子将占很大的份额,无论自动驾驶抑或互联,乃至整车控制,都依靠电子部门来实现,所以中国的车企完全有机会去超越国外竞争对手。”朱江明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零跑的软肋所在——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众多,对于零跑而言,汽车产品的设计能否抓住当下的消费兴趣点,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从更深层次来说,对于在2B市场所向披靡的大华股份而言,在2C端如何展开业务,是一个艰难的转变。大华的策略要实现这次转型,大华的思路是“跨界融合”。零跑汽车的“三电”研发团队,分别由大华智能交通产品线和来自德国博世、美国江森自控、韩国三星等世界五百强的资深专家组成。零跑自主研发核心技术ADAS功能及其传感器,在行业首创HDCVI高清视频传输技术,取得卓越的技术创新成果。同时,零跑科技的整车研发团队主要来自上汽、通用、丰田等一线整车企业。其营销队伍主要由来自华为的高管组成。从高管构成来看,零跑的营销团队中没有传统汽车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发展思路也是借鉴了特斯拉的模式。零跑将不只限于打造成类似于Mobileye的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而是会致力于用实力打造时尚、科技、品位的智能电动汽车整车。而在营销上,则会接借鉴华为的一些策略和打法。实际上,在汽车行业,福特就是一个喜欢用外来者的企业,其的前CEO艾伦·穆拉利,目前在中国区的CEO罗冠宏,也都是跨行业而来。与其他品牌非常不一样的是,大华的首款产品是一款比较小众的两门五座轿跑。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款产品承接的品牌意义远大于市场意义。大华在各方面都努力进行了差异化设计,以充分展示其造车的实力。“我们有比较好的成本控制,车辆配有非常好的智能化的功能,很炫酷,但是肯定是中等的售价,让大家觉得买得起。”朱江明说。但对于成功的渴望,新汽车品牌都是一样希望一炮而红。“我们当然也是希望这辆车能够热卖,这是一定的。”零跑汽车制造生产基地位于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厂区,该基地占厂区面积约为亩,投资26亿元。但对于零跑汽车而言,其目前仍面临着生产资质的难题。从今年年中开始,发改委暂停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这对于产品已经落地的零跑汽车而言,已经箭在弦上。“我们也是要采取一种合作的态度,要首先做起来。继续努力在做,一定会给你的。”朱江明说。如果短期内没有办法获得生产资质,零跑不排除采取代工的模式。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根据博世的统计,目前中国新的造车企业已经突破了60家,并还在不断增多。新造车企业目前蜂拥而至,但最终淘汰率可能非常惊人。“新造车企业最终不是死于资金问题,而是死于产品。我认为,未来能够活下来的新造车企业可能仅有3-4家。”一位新造车企业高管表示。“我们是真正的在投入,真正做基础的积累,将来会有很好的发展。”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车在年开始将进入攻坚期,大华希望零跑在年之前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而到年,将零跑打造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品牌。在13年时间中,要完成如此大的跨越式发展,将持续考验着零跑汽车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综合实力。在12月初,大华股份将宣布首次资本进入的消息。大华的造车路,实际上才刚刚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2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