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联手京东,用大数据造互联网手机

制造一部手机,需要芯片、基带、屏幕、闪存、玻璃等诸多原材料,但未来造手机光有这些基础元器件可能还不够,大数据可能也会成为制造手机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10月25日,飞利浦联合京东在北京联合发布利用大数据打造出手机新品——X·智灵手机。以往造手机的模式是厂商设计什么,消费者就只能买什么,而飞利浦和京东合作的X,则让我们看到了利用大数据参与生产后的新模式——消费者喜欢什么就生产什么,消费者对哪些应用痛点反应集中,就着力用创新来解决,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智造的初步轮廓。

为什么造手机大数据正变得不可或缺?

根据IDC的数据,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率仅为2.6%,而年的增长率按预测为3%,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一直在低位徘徊,高速增长的时代一去不返,曾经火爆一时的互联网手机也出现了疲态。

整体增长放缓,则意味着开始进入在以换机为主的存量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会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天花乱坠地造概念很难再真正打动他们的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市场都是处在“我生产什么,消费者就用什么”的阶段,设计师们挖空心思想出创新点,然后付之生产,至于市场反应会怎样,谁也没底,只能试过才知道。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一款手机动辄五六种颜色,上市后,有的颜色迅速断货,久久不能供货,而有的颜色则出现滞销。还比如一些自命不凡的创新概念,比如宣传得神乎其技的“眼球滚动阅读”、“手势操作”等,消费者完全不Care。

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需求和供给南辕北辙。因此,只有真正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他们的偏好或者对现有产品的应用痛点,才能真正打造好一款叫好又叫座的手机。

根据Gfk3C市场报告,京东在数码3C领域的线上市场份额占比已超过50%,成为最大的3C线上渠道商。这说明京东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大数据采集、分析、利用能力,每一位消费者的一举一动、个性喜好,都纳入了大数据分析的范畴。

而飞利浦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大厂,在技术、专利、品牌等层面都拥有深厚基础,是具备对消费者痛点迅速响应的能力的。过去国际品牌手机在中国之所以慢慢衰退,关键在于决策链条过长、动作缓慢,不能及时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做出调整,以及渠道建设耗费太多精力,这两点几乎是所有国际手机厂商在中国都遇到的问题。

但飞利浦+京东,利用大数据造手机的新模式,可以让上述的问题迎刃而解。京东的3C大数据成为了指导生产的“原材料”,飞利浦利用其技术积淀,可以准确而快速地响应,有针对性地生产产品,京东则在渠道上发挥特长。这种合作,基本上就是各自做擅长的事情,再加上针对性极强的“智造”模式,我们有理由看好这种尝试的前景。

借助大数据造出的手机有何诱人之处?

智能手机虽然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大家也从追求性价比和基本功能的阶段,逐步迈向追求个性化、高端化的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智能手机的痛点消失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部旗舰手机,都能拍出让人满意的照片,在专业单反探索出的几乎没有上限的拍照品质方面,智能手机的拍照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痛点”,谁能领先一步,谁就能赢得市场。

和拍照类似的,还有电池续航。塞一块大电池谁都会,但这样粗暴地增加续航,是否牺牲手感?软硬件系统的省电优化是否到位?都及其考验手机厂商的硬实力。大家这些年已经被“续航焦虑症”弄怕了,以至于,充电宝都发展成了一个大行业。

还有一个痛点,可能是一直以来最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手机的易用性。早年的手机市场,活跃用户基本是年轻人为主,但随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6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