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球管产能西门子投资26亿建造首家全

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40.html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西门子医疗将斥资3.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6亿)在德国Forchheim建造的一个57,平方米八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高能光子中心(HEP)终于封顶,该设施采用先进的工业4.0标准,专门开发的能源概念设计,复合体无二氧化碳排放。

西门子在德国建厂生产X射线管和发生器

据了解,该设施计划于年投入运营,可容纳约个工作场所,预计每年将大约有15,台计算机断层扫描或X光检查设备投产,将成为其医学成像扫描仪中使用的X射线管和发生器的生产、研究、开发和物流基地。

01

产能扩充!3.5亿欧元投建高端工厂

公司目前在邻近的Erlangen拥有单独的X射线机和发生器设施。由于空间不足,无法扩大现有地点的生产能力以满足医疗成像设备(尤其是CT扫描仪和X射线应用)持续强劲的需求。因此,西门子医疗年前后就提交置地申请来扩大其Forchheim的位置,在Erlangen腾空的建筑物未来将被SiemensHealthineers和SiemensAG用于其他用途。

西门子医疗在全球拥有约50,名员工,年上市,当年实现销售额约亿欧元。利润最初暴跌,之后再次报告了增长。“通过首次公开募股,西门子医疗为自己设定了塑造医疗保健未来的明确目标。这项对Forchheim园区的前瞻性投资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西门子医疗监事会主席迈克尔·森(MichaelSen)表示,它巩固了我们基于我们的市场和技术领先优势的实力实现可持续盈利增长的主张,并证明了我们对德国本土市场的承诺。

新的“西门子医疗园区”包括一个超现代化的医疗组件工厂和一个新的研发和物流中心,以及现有设施。“这是西门子医疗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之一。在Forchheim建造这个超现代的园区表明我们致力于满足对成像技术的强劲需求,并将帮助我们巩固我们作为创新和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西门子医疗首席执行官BerndMontag表示。

诊断成像(DI)和高级治疗(AT)业务部门的总部目前位于Forchheim。除了现场的生产和管理大楼外,测试和开发中心两个生产设施的密切互动直接靠近业务单位,将加快、加强创新和发展的步伐以及发挥协同潜力。在Forchheim建造的CT扫描仪使用的X射线管组件和发生器的供应渠道缩短到最低限度,将业务单位放在附近也将改善设备开发和生产的协调性。

此外,X射线管组件和X射线发生器是用于CT扫描仪的医疗组件。X射线管组件包含产生X射线辐射的X射线管。X射线发生器包括操作X射线管所需的所有组件。它们还产生和调节X射线管运行所需的高电压。

“通过高能光子学中心,我们现在正在为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医疗技术组件的开发和生产创建最现代化、最可持续的设施之一,”西门子医疗首席执行官BerndMontag在一份声明中说,“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历史上的这一里程碑也突显了我们对德国和巴伐利亚作为技术中心的承诺”。

为节省成本,提高质量和透明度以优化整个制造过程,开发部门将为每个解决方案创建一个数字孪生,并将数据传输到生产中。该中心将成为西门子医疗第一家在每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采用完整的点到点数字化方法的工厂。

相比以往,今年GPS三巨头Q3的业绩排名出现了很大的变动,此前还处于低位的西门子一举超过GE、飞利浦拔得头筹,可见全球疫情常态化之下,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轨迹产生很大的影响。

根据西门子医疗财报显示,Q3营收实现大幅增长,总收入增长51%达到了50亿欧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9%。其中影像业务部门总营收为23.7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7%,净利润达到了4.3亿;诊断业务部门总营收为17.2亿,比上年同期增长了一番,净利润达到了3.6亿;瓦里安部门在成功完成收购后收入也实现大幅增长。显然,影像以及诊断部门COVID19抗原检测的收入超过预期是西门子此次CT产能扩充底气。

02

激烈的CT球管市场竞争

CT机的组成主要有x线(x-ray)发生系统、信号接收系统(探测器)、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及辅助设备(监视器、照相机等),其核心最值钱部件装置是CT球管,它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手机里的芯片,性能直接影响CT设备的检查效果及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CT球管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其性能要满足CT成像高清晰度、高速、高功率、高可靠和低剂量的要求。面对CT机的不断普及带来CT球管的巨大市场需求,国外医疗企业巨头纷纷投入人员和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在CT整机研制生产过程中重点布局这一领域。

有数据统计,年全球CT球管产值近20亿美元,预计年增长至50亿美元,市占率上国外医疗巨头占据绝对优势。国外主要CT生产厂家,如通用电气(GE)、西门子(Siemens)、飞利浦(Philips)等都是自己控制CT球管的研发和生产。

年,Dunlee率先开辟了CT球管替代市场,Dunlee生产的CT替代球管已经覆盖了GE、飞利浦、西门子、佳能等各大厂商。在此之前,年IAE就已经致力于CT球管的研发与生产,在欧洲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

飞利浦在年收购了X射线和CT部件公司Dunlee,年2月20日,飞利浦宣布在伊利诺伊州奥罗拉的制造工厂出售给美国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解决方案公司ChronosImaging,其主要业务包括第三方计算机断层扫描(CT)替代管和相关资产。作为交易的一部分,Chronos影像公司将继续为飞利浦生产第三方CT替代管,并将继续通过Dunlee品牌进行销售。

GE曾推出的名为PerformixPlus的液体轴承球管应用于RevolutionEVOCT上,实现快速转速,提供高质量图像的同时,不仅降低旋转时的噪音,更重要的是延长了球管的使用寿命。

西门子一直是CT技术和临床应用研发的领头羊,有着较长的CT球管研发历史。曾推出利用Straton高能层子技术制造出号称“无热容量”的电子束控球管。Straton电子束控球管是首个可支持每转0.37秒机架旋转速度的X射线球管,即使在心率较高时也能清晰地显示心脏最细微的组织,且不会产生运动伪影。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发展,医用X线和CT机已在我国市、医院普及,高档多层螺旋CT也在省、医院陆续使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CT检查作为新冠肺炎患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CT球管的需求急剧上升。

CT球管是高价值耗材,2年左右就要更换一只,进口价从十几万元到上百万元,有数据统计,我国CT球管每年需求量保守估计2万个,并还在持续增长,国产替代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国内涌现一批新锐CT球管制造企业,逐步打破国际垄断。中电十二所目前已有三款CT球管产品已获批上市批量生产。部分产品已在东北、华北、华南、医院临床应用,在医疗界大受欢迎。

昆山医源成立年5月,依托母公司——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础,年初开始5MHU国产高能医用CT球管的研制工作;年6月与工信部签署《医用5MHU以上高能X射线管》强基工程项目;年1月,产品获得NMPA注册证。前不久,刚完成新一轮融资高达亿元以拓展更多型号CT球管的研发,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年10月,联影生产型号为UHCT的三款产品获批NMPA。7月12日,国产CT球管制造商麦默真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融资,融资主要用于新型静态CT球管产品的开发,现有平台产品的拓展等用途。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的高端医疗设备产业体系,基本满足了国内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部件上也有所突破,同样地,CT球管的发展推动国内CT机性能的提高,未来必定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2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